读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,会发现两个前后反差巨大的场景。
场景一:公元287年,“石勒……年十四,随邑人行贩洛阳,倚啸上东门,王衍见而异之,顾谓左右曰:‘向者胡雏,吾观其声视有奇志,恐将为天下之患。’驰遣收之,会勒已去。”
网络配图
场景二:公元311年,“众推太尉王衍为主,率众东下,勒轻骑追及之。衍遣将军钱端与勒战,为勒所败,端死之,衍军大溃……于是执衍及襄阳王范、任城王济……,衍、济等惧死,多自陈说……勒重衍清辨,奇范神气,不能加之兵刃,夜使人排墙填杀之。”
把这两段史料连贯起来,意思是说,羯族人石勒十四岁时,跟同乡在洛阳做小买卖,没事就吼两嗓子,西晋名士王衍看到他后,对同伴说:“这小子是个胡人,很不安分,日后可能成为国家祸患。”
石勒似乎也觉察到了王衍,等王衍派人来追杀他时,他早已溜之大吉。二十四年后,石勒率大军与王衍再次相遇,将王衍所部打得落花流水,并活捉了王衍等人。王衍怕得要死,连忙求情。石勒很生气,念及王衍是一代名士,没对他动刀,夜里派人推到一堵墙将其压死。
岁月是把杀猪刀,也是一把工艺刀,它可以灭神,也可以造神。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,似乎说得有点远,二十四年就足以。二十四年前,王衍要杀石勒,结果二十四年后,王衍被石勒所杀。其实,石勒对王衍还是很尊重的。刚逮住王衍时,石勒对他很客气,以“王公”呼之,还向他请教这,请教那。但是,石勒为什么突然要杀掉王衍呢?
石勒和王衍从小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。十四岁时,二人都得到过别人的评价。石勒十四岁时,王衍见之,说“吾观其声视有奇志,恐将为天下之患”(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)。
网络配图
王衍年轻时,山涛见之,说:“何物老妪,生宁馨儿!然误天下苍生者,未必非此人也”(《资治通鉴》)。一语成谶,果然,日后误天下者为王衍,乱天下者为石勒。当然,此天下乃指西晋王朝。
王衍生于256年,出身名门望族,喜好老庄学说,西晋著名的清谈家,凭借名气位居高管。此人崇尚玄谈,信口雌黄;任人唯亲,清谈误国;只求自保,不思抗敌,最终国破被俘。同王衍相比,石勒生于274年,比王衍小十八岁,出身贫贱,命运坎坷,小时候摆过地摊,做过奴隶,养过马,当过兵,最终凭借十八骑闯出一片天地,成为匈奴汉国一位率领千军万马、能征善战的大将军。石勒崇尚实干,以实干立身,受人敬仰;王衍擅长清谈,以清谈赚名,遭人鄙视。当二人两军对垒时,胜败一眼望穿。王衍败给石勒,那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。
标签: